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一为中小学生“安全教育日”,这天所有的中小学校都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。
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活动,很多家长都已经习以为常,总觉得事故离我们孩子很远,殊不知,父母一刻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,因此,培养孩子安全意识,我们刻不容缓,绝不松懈!
近年来,中小学生交通事故、溺水身亡、校园暴力事件等屡见不鲜,频频见报,到底是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顽皮,还是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爱越来越少?错!哪个孩子不顽皮?哪对父母不爱孩子?我们该反思的是:为何我们不从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!
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
有些家长从小就只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真空教育,使孩子思想过于单纯美好。但当他们随着对社会的接触,渐渐认识到生活的现实之后,就会对现实社会表现出不满和恐惧甚至无所适从。
因此家长也要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假恶丑的一面,帮助孩子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,明辨是非,培养孩子面对邪恶时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。教会孩子掌握识别与对待伪善、不公的有效方法,避免受到打击和伤害。
有的父母带着孩子闯红灯,孩子就会缺乏正确的交通安全意识。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:借着过马路的机会教育孩子行走时要走人行横道,注意来往车辆,帮助孩子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志。
家长应该有意抓住生活中的机会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。或者以游戏为依托,让孩子进行角色扮演,使其在生动形象的游戏中学会应对突发事故的方法,训练他们的生活技能。比如扮演在公共场所迷路的孩子,模拟火灾现场自救等等。
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动画片等形式进行安全知识教育,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技能,包括让孩子掌握常用的急救、火警和匪警电话。
有些学校只关注教学发展,对学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多流于形式。例如性侵害防范在许多学校都是教育空白。很多学生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受到伤害时不知所措,受到伤害后也不知道如何处理。
学校应多组织讲座、主题班会、知识竞赛、出宣传栏等对学生进行深入人心、切合学校实际的教育,系统传授应急自救方面的知识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,也要培养学生勇敢机警、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。
孩子通过与社会的接触,积累如何辨别不同层次、不同职业人员的特征和工作方式等社会经验。大自然的环境和教化是人力所不能替代的,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机会,利用在户外条件让孩子认识大自然,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。鼓励孩子锻炼身体、增强体魄,有条件还可以让孩子学习自卫术防身。
当孩子发生危险时,要告诉孩子先冷静下来,仔细观察身边的环境,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,寻找求救的机会。
如果随身带着手机可悄悄拨打“110报警电话”,如果携带着可求救定位能拍照的电话手表,一定要利用好机会,因为有些电话手表看起来就跟普通手表一样,不易引起怀疑,悄悄按下一键SOS求救,让手表发送定位,并让手表自动拍摄照片传送给家长,等待救援!
卫小宝K7
京东众筹,火热进行中!